黄爱龙,教授,博士生导师,重庆医科大学校长,感染性疾病分子生物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国家重点学科传染病学学科带头人,国家传染病科技重大专项首席科学家。
中华医学会微生物学与免疫学分会主任委员,教育部医学教育专家委员会委员,教育部新医科建设工作组成员,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岗学者,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国家卫生计生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国务院学科评议组成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学科评审专家,国家科学技术奖预防医学与内科学组评审专家,九三学社中央委员,全国政协委员,重庆市人民政府决策咨询专家,重庆市人民政府科技顾问。
长期致力于感染性疾病发病机制和综合防控的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和社会服务工作,在传染病防治与科技创新领域取得了突出成绩。近年来重点从事乙型肝炎分子病毒学和临床病毒学研究,在乙肝病毒复制调控、耐药机理、抗病毒药物筛选及相关肝病的发病机制等领域取得了多项具有较大影响力的原创成果。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带领科研团队第一时间开展火线攻关,成功研制系列新冠抗体检测试剂盒,并在新冠病毒临床与免疫学特征研究方面取得成效显著,系统阐明新冠病毒抗体应答规律,揭示无症状感染者临床与免疫反应特征,以科学方式证明我国疫情防控政策的科学性。
曾承担国家 “十二五”、“十三五”传染病科技重大专项(各主持1项)、863 计划项目(2项)、973 计划项目(2项)等。获得1994 年四川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和1995年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重庆市科技进步奖二等奖(2009年、2019年),2021年天津市科技进步一等奖,已获授权国家发明专利69项。
作为通讯作者在Nature Medicine、Journal of Hepatology、Hepatology等国际著名刊物发表SCI论文123篇,CNS子刊近20篇,他引10000余次,其中Nature Medicine发表4篇,单篇文章引用超过5300次,为近五年Nature Medicine引用最高的学者,中国大陆近五年在生物学领域引用最多的学者,6篇论文入选2021年ESI临床研究高被引论文。
教育背景及工作经历
1981年至1985年,在四川大学生物系生物化学专业学习,获理学学士学位。
1985年至1988年,在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微生物遗传学专业学习,获微生物遗传学硕士学位。同年进入重庆医科大学肝炎研究所从事研究工作。
1994年至1995年,在北京大学作访问学者,接受免疫学科研训练。
1997年起,担任重庆医科大学肝炎研究所副所长
1997年至1998年,作为霍英东访问学者在澳大利亚阿德莱德大学学习,接受病毒学科研训练。
1998年至1999年,在澳大利亚阿德莱德大学攻读微生物与免疫学博士学位,后因工作需要,按照组织安排提前回国。
2003年至2004年,任重庆医科大学校长助理,同年获得国家杰青(B类)。
2004年9月,任重庆医科大学副校长。
2017年8月,任中华医学会微生物与免疫学分会第十届委员会主任委员。
2018年4月,任重庆医科大学校长。
2020年9月,被评为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
2021年2月,任感染性疾病分子生物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教育部长江学者特岗教授。
研究方向
病毒、宿主相互作用与HBV相关肝病的致病机制
乙型肝炎临床病毒学和分子病毒学研究
抗乙肝病毒靶标药物的筛选
乙型肝炎发病机理与治疗
传染性疾病的分子诊断
科研成就
1.病毒性肝炎研究
提出“HBV cccDNA 表观干预”创新策略:系统揭示乙肝病毒cccDNA稳态与活性调控机制,奠定了“cccDNA表观干预”创新策略的理论基础。构建抗病毒筛选新模型,发现靶向cccDNA的新靶标药物,为慢乙肝治愈开辟新途径。
率先从病毒-代谢-肿瘤交互作用角度,揭示乙肝病毒对代谢过程的扰动机制:鉴定两种新型致癌代谢物,发现乙肝病毒诱导代谢重编程促癌新机制,阐明代谢关键酶调控肝癌进展的分子网络,为乙肝相关肝癌的发生发展机制研究提供新范式。
2.新冠病毒和疫情防控
最早系统揭示新冠感染者体液免疫应答与演化规律:首次证实新冠感染者在康复期总抗体和中和抗体下降,为认识新冠病毒感染后免疫动态变化作出基础性贡献,填补新冠疫情早期感染免疫研究空白。影响力位居Nature Medicine期刊全部论文Top 10,成为新冠感染免疫学的奠基性文献,为抗体检测应用于新冠感染早期辅助诊断及密接人群筛查做出了示范(NIH主席Dr. Francis Collins专题评价)。研究结论入选WHO,以及英国皇家学会工作报告等政策性文件;为疫苗研发提供了重要基础信息(NIH, Dr. Graham等评价)。
牵头完成3种III类医疗器械的开发与产业化,首创“Vmask”(液体口罩)概念,创建相应技术与产业平台:开发全球首款新冠抗体化学发光检测试剂(获两项NMPA三类证书)和CE认证的7种新冠病毒抗体检测试剂盒。研发的新冠抗原快速检测试剂是国内首批获批上市的同类产品(NMPA三类证书)。首创“Vmask”(液体口罩)概念,研发全球首款鼻喷新冠感染预防制剂并创建相应技术与产业平台,获2022年广州国家实验室立项。
科研项目
2022-2027 |
乙型肝炎病毒微染色体的功能调控与干预新策略 |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 |
2021-2024 |
代谢重塑介导的O-GlcNAc糖基化修饰调控乙肝病毒复制和致病性的机制研究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区域创新发展联合基金重点支持项目 |
2017-2020 |
乙型肝炎治愈的新策略新方法 |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课题 |
2017-2019 |
乙肝病毒感染与复制调控的结构基础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国际(地区)合作与交流项目 |
2013-2015 |
乙型肝炎表面抗原清除的新策略新机制研究 |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课题 |
2003-2005 |
β-链蛋白信号传导通路在人类肝癌发生中的作用 |
国家杰出青年基金海外青年学者合作研究基金(B类) |
学术论著
(近五年作为通讯作者的代表性学术论文,按影响因子排序)
刊发时间 |
论文名称 |
期刊名称 |
2020 |
Antibody responses to SARS-CoV-2 in patients with COVID-19 |
Nature Medicine |
2020 |
Clinical and immunological assessment of asymptomatic SARS-CoV-2 infections |
Nature Medicine |
2020 |
Seroprevalence of immunoglobulin M and G antibodies against SARS-CoV-2 |
Nature Medicine |
2020 |
Effective control of SARS-CoV-2 transmission in Wanzhou, China |
Nature Medicine |
2023 |
High dietary fructose promotes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progression by enhancing O-GlcNAcylation via microbiota-derived acetate |
Cell Metabolism |
2021 |
The SARS-CoV-2 protein ORF3a inhibits fusion of autophagosomes with lysosomes |
Cell Discov |
2023 |
Gluconeogenic enzyme PCK1 supports S-adenosylmethionine biosynthesis and promotes H3K9me3 modification to suppress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progression |
The Journal of Clinical Investigation |
2023 |
O-GlcNAcylation of YTHDF2 promotes HBV-related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progression in an N6-methyladenosine-dependent manner |
Signal Transduction and Targeted Therapy |
2023 |
Deficiency of gluconeogenic enzyme PCK1promotes metabolic-associated fatty liver disease through PI3K/AKT/PDGF axis activation in male mice |
Nature Communications |
2022 |
DDX17-regulated alternative splicing that produced an oncogenic isoform of PXN-AS1 to promote HCC metastasis |
Hepatology |
2023 |
Small cytosolic double-stranded DNA represses cyclic GMP-AMP synthase activation and induces autophagy |
Cell Reports |
2022 |
Characterization of SARS-CoV-2-specific humoral immunity and its potential applications and therapeutic prospects |
Cell Mol Immunol |
2020 |
Dicoumarol, an NQO1 inhibitor, blocks cccDNA transcription by promoting degradation of HBx |
Journal of Hepatology |
2022 |
Obatoclax inhibits SARS-CoV-2 entry by altered endosomal acidification and impaired cathepsin and furin activity in vitro |
Emerg Microbes Infect |
2019 |
A Functional Variant in Ubiquitin Conjugating Enzyme E2 L3 Contributes to Hepatitis B Virus Infection and Maintains Covalently Closed Circular DNA Stability by Inducing Degradation of Apolipoprotein B mRNA Editing Enzyme Catalytic Subunit 3A |
Hepatology |
2021 |
Integrated cytokine and metabolite analysis reveals immunometabolic reprogramming in COVID-19 patients with therapeutic implications |
Nat Commun |
2019 |
Glucosamine promotes HBV replication through its dual effects on suppressing autophagic degradation and inhibiting mTORC1 signaling pathway |
Autophagy |
2022 |
A potent neutralizing antibody provides protection against SARS-CoV-2 Omicron and Delta variants via nasal delivery |
Signal Transduction and Targeted Therapy |
2021 |
Potent SARS-CoV-2 neutralizing antibodies with protective efficacy against newly emerged mutational variants |
Nature communications |
2022 |
Structures of Omicron Spike complexes and implications for neutralizing antibody development |
Cell Reports |
科研奖励
2021年度 |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特征与免疫应答规律 |
重庆市自然科学奖一等奖 |
2018年度 |
HIV暴露前生物预防策略研究 |
重庆市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
2011年度 |
渝中区科技进步特别贡献奖 |
渝中区科技进步特别贡献奖 |
2009年度 |
区域医学中心发展策略研究 |
重庆市医学科技进步一等奖 |
2002年度 |
乙型肝炎动物模型的建立及应用 |
重庆市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
荣誉表彰
2010年 |
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 |
中国科协 |
2010年 |
2010中国侨届(创新人才)贡献奖 |
中国侨联 |
2015年 |
第七届国家卫生计生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 |
国家卫健委 |
2018年 |
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第五届理事会优秀工作者 |
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 |
2020年 |
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 |
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 |
2020年 |
九三学社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 |
九三学社中央委员会 |
2020年 |
重庆市医学会杰出贡献奖 |
重庆市医学会 |
2020年 |
“最美科技工作者” |
中共重庆市委宣传部、重庆市科协、重庆市科技局 |
2022年 |
九三楷模 |
九三学社中央委员会 |
2022年 |
2022十大重庆科技创新年度人物 |
重庆市科协、重庆日报 |
2022年 |
重庆市教学成果特等奖 |
重庆市人民政府 |
学术任职
2017年- 至今 中华医学会微生物学与免疫学分会第九届委员会 主任委员
2014年- 至今 中华医学会微生物学与免疫学分会第九届委员会 候任主任委员
2016年- 至今 第三届全国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 委员
2015年- 至今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七届学科评议组(基础医学组) 委员
2015年- 至今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学会医学分会 理事
2015年- 至今 重庆市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会 理事长
2013年- 至今 《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杂志》第七届编辑委员会 编辑委员
2010年- 至今 《中华肝脏病杂志》第四届编辑委员会 编辑委员
2011年- 至今 《中华医学教育探索杂志》第一届编辑委员会 副总编辑
2014年- 至今 Genes & Diseases 副总编辑、总编辑
学术培养
已培养博士后、博士54名,硕士85名,其中获得全国优秀博士论文、硕士论文和重庆市优秀博士、硕士论文12人次。
联系方式:
电话:68485000
E-mail:ahuang@cqmu.edu.cn